國家衛健委聯合開展《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修訂工作
據新民網2019年7月24日訊 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居民飲用水水質達標情況明顯改善并持續改善是健康中國行動中健康環境促進行動的一項目標。今天下午在國家衛健委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環境所所長施小明表示,目前國家衛生健康委正聯合有關部委開展《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修訂工作。這次標準修訂貫徹以人為本,優先將已經出現健康危害,特別是有人群的流行病學正確的指標納入到標準當中,這項標準將在2020年發布。
“從全國范圍監測結果來看,我們國家飲用水總體是安全的,水質是好的。”施小明指出,“雖然目前仍有一些不合格的水樣,但是不合格的水樣主要是因為微生物指標的超標,而我們國家的老百姓基本上都有飲用開水的習慣,所以我們飲用水總體是安全的。”
安全飲水是一項系統性工作,需要社會方方面面共同參與。施小明說,“在國家層面,國家衛健委正在牽頭組織開展飲用水標準制修訂工作。這次標準修訂貫徹以人為本,以健康風險評估為原則,兼顧標準執行過程當中的一些問題,保留反映水的基本特征的指標,優先將已經出現健康危害特別是有人群的流行病學正確的指標納入到標準當中來。同時,除了這些指標以外,還有這些指標檢驗方法的研發,我們也引入了最新的檢驗方法。爭取在2020年把更符合規范、更易于操作、更科學的標準公布出來,便于執法單位、執行單位遵照執行,它將在保障群眾飲用水安全起到重要作用。”
每一個人都是自身健康的第一“守門人”。對于個人如何安全飲水,施小明提到以下兩點:一是喝開水,我們中國人有個比較好的習慣,就是喝開水。但是目前在很少一部分地區,特別是偏遠的農村地區,還有喝生水的習慣,容易引發各種疾病。二是洗手,很多疾病、很多傳染病都是通過手的環節傳遞的,洗手應該是個非常基本的健康行為。特別是幼兒要從幼兒園的時候養成洗手的習慣,避免手足口疾病。
此外,施小明還提到鼓勵有條件的家庭能夠使用凈水器。“凈水器還是有作用的,無論在南方還是北方,凈水器的使用都能進一步使我們飲用水質量得到改善。”













